云南11选5AR玻璃检验标准方法和包装存储要求
更新时间:2018年03月12日
1.0 范围
本标准收集了目前业内有ar玻璃检验外观质量可接受要求,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到镜面显示玻璃的产品,用于生产、检验,作为 QC 对ar玻璃的检验判断依据。
2.0 目的
规定ar玻璃的检验项目,检验方法及判定方法,为 QC 检验人员提供判定依据确保产品质量,以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照检查和监督执行 。
3.0 术语和定义
3.1 严重缺点: (CR)严重影响产品安全规格及产品性能品质者。
3。2 主要缺点: (MA)不堪使用者﹐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及品质者。
3.3 次要缺点: (MI)不致減低其期望目的﹐对使用与操作无大影响者。
3.4 划伤:用手指触摸划伤,能感觉到的为有感划伤,否则为无感划伤。
4.0 检验方法
常温条件下,以产品为试样,在距试样 500 mm 处面向试样。试样垂直立放,长度方向水平,宽度方向垂直,全黑为背景,视线分别与试样成 45°、90°方向观察。
5。0 抽检方法
外观质量执行 100%检验。其他检验按着生产片数的5%随机检验.
(d=直径 W=宽度 L=长度 h=高度 N=缺点数 )
6.0 ar玻璃的光学特性:
6。1 可见光透过率:
透过率根据订单要求差为±1。5%进行确认,取3片产品进行测试,3片都合格时为合格。
6.2 可见光反射率:
反射率根据订单要求误差±1。5%进行确认,取3片产品进行测试,3片都合格时为合格。
7.0 ar玻璃镀膜层的稳定性 (如下表)
7.1 附着力性测试:
用刀片在制件表面 10mmx10mm 区域内划 1mm 宽的网状方格,在ar玻璃标准用胶带粘贴表面,按与表面成 90°的方向拉伸 5 次后,不得有膜层脱落现象出现。
7。2 膜层硬度测试及要求:
用削尖的7H铅笔,与膜面呈45度角,沿直尺向前匀速推15~30MM,用橡皮把划痕擦净后检查膜表面。
判定标准为: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。
8.0 检验规则:
8。1 检验分类: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。
8.2 出厂检验包括:外观质量、尺寸偏差、光学特性、膜层稳定性(此检验为每批必检)。
8.3 型式检验包括:耐酸/碱/溶剂/耐水性/膜层附着力/硬度。
9.0 型式检验实施规则:
9.1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;
9。2 正式生产后,如结构、材料和工艺等有较大改变,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;
9.3 正常生产时,每年进行一次;
9.4 产品长期停产后,恢复生产时;
9。5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;
9.6 当检验过程出现不合格品而该批为允收批时,取不合格品片做型式试验.
10。0 包装、运输及储存要求:
10.1包装使用材料要求:
产品应用木箱或塑料薄膜包装,木箱要装订牢实,塑料薄膜包装要密封完好。玻璃与玻璃之间用隔离粉或者防霉纸相隔,玻璃与包装箱子间用不易引起玻璃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软材料填实。
10.2 木箱标识要求:
标识上需印有客户名称、品名、数量、净重、毛重、箱号和批号。
10.3 运输交通工具要求:
运输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必须用带蓬、防雨、防潮、洁净的运输工具。
10。4 运输摆放要求:
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玻璃破碎,放置木箱时应使底部平行着地,不允许一角着地。玻璃搬运时应轻拿轻放,
避免玻璃受压或相互碰撞造成破碎;并保持玻璃垂直放置,以免造成划伤;严禁水平叠放玻璃。
10.5 搬运过程接触要求:
严禁裸手接触玻璃表面以免产生难清洗的脏污,严禁一只手一次拿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。
11.0 储存要求:
玻璃应连同包装箱存放于干燥清洁环境中,存放相对湿度不大于 70%,温度为 5℃-30℃,并且贮存时间在6 个月内。
下一篇:超白玻璃防霉对策及存放保养
编辑发布:GUO